Hey,未来的精英们!
你是否正在寻找一个既能锻炼自己,又能为未来职业发展铺路的实习机会?是否想要在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机遇的城市中开启你的职业生涯?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杭州市拱墅区的实习计划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一、拱墅区是怎么样的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最近火爆全网的deepseek就孕育成长于拱墅,这里还集聚了华东医药、浙数文化、顺丰、美团等一批龙头企业,是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电竞文娱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拱墅是杭州中心城区,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这里是杭州繁华的原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繁荣的商业氛围和强大的产业基础,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之一。在这里,你将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以及最优质的生活环境(详见附件3)。
二、我们为你准备了什么
我们为你提供了多样化的实习岗位,可深入参与发改、科技、投促等一线政府部门的工作,可在五大科创平台延续你的科研求索,也可走访对接辖区龙头标杆企业,岗位设置涵盖经济金融、自然科学、城建规划、智能制造、生命科学、能源与碳中和等多个领域(详见附件1)。无论你是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建筑学还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人才,这里都有适合你的舞台。实习期间,你将获得:
1. 政府部门工作的第一线参与经验;
2. 2000元/月生活补贴+人身意外保险+免费工作餐+免费人才公寓+实习证明;
3. 辖区重点产业平台、科创平台、龙头企业参访研学;
4. 表现优异者纳入拱墅区人才储备计划。
三、实习时间
2025年3月1日—5月31日(为期3个月)
四、招募对象
2025年6月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就读符合专业要求)
五、如何申请
报名时间:2025年2月5日—2月20日
报名方式:填写实习报名表(详见附件2),并发送至指定邮箱:451431996@qq.com。
六、为什么选择拱墅区
产业前沿: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电竞文娱、新制造等四大产业赛道,汇聚了顺丰、美团、华东医药、浙数文化、物产中大、省通服等龙头企业,以及深度求索等国内顶尖的AI与科技创新企业。
文化底蕴:拱墅区拥有3条世界遗产河道和3个世界遗产点,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
幸福感爆棚:连续三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这里触手可及。
加入我们,开启你的未来之旅!
拱墅区不仅是一个实习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你成长、学习和实现梦想的平台。无论你是想进入政府机构,还是加入顶尖企业,这里都有无限可能。快来加入我们,成为拱墅区未来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吧!
附件:1.实习岗位详情
2.实习报名表
3.拱墅区情介绍
附件1
实习岗位详情
序号 | 岗位类别 | 专业要求 | 主要面向院校 |
1 | 经济金融 | 经济学、金融学 | 国内知名高校:985、211等。 国外知名高校:最新的四大高校排行榜(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位的世界名校。
|
2 | 自然科学 | 数学、物理学、化学 | |
3 | 城建规划 | 建筑学、城乡规划 | |
4 | 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 |
5 | 生命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 | |
6 | 能源与碳中和 | 电气工程(储能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伏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附件2
实习报名表
附件3
拱墅区情介绍
拱墅区是杭州市中心城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面积119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街道、177个社区、54个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118.8万人,拥有3条世界遗产河道和3个世界遗产点(遗产河道: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遗产点:拱宸桥、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城繁华的原点,武林商圈是全省影响力最大、最繁华的购物天堂、核心中央商务区,大武林、大和平、大运河、新天地等四大商圈串珠成链,正形成南北呼应、东西互动的商圈矩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来位列全省第一。是杭州大城北建设主战场,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列入省级高新区创建名单,4条产业赛道不断集聚成势,落地数字经济企业贝壳美家、京东区域总部、顺丰、美团、58同城、普华永道;生命健康企业华东医药、阿斯利康、碧迪医疗、武田制药;电竞文娱企业腾讯、网易、完美世界;新制造企业禾迈股份、OLED、中亚机械、凯大催化、楚环科技等。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拥有卖鱼桥、观城、育才、文澜、上海世外等知名基础教育品牌,“一老一小”阳光照护成为全国示范,“三方协同”“武林大妈”“红茶议事会”等成为基层治理金名片。
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拱墅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深化“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重要部署,奋力推进“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建设,入选全国放心消费核心城区范例、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进入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序列,“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居全省第一,三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连续18年获评“省平安区”,获全省首批“平安二星金鼎”。 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3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62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0.9亿元,总量为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1177.1亿元,同比增长13.7%。
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于2023年2月正式登记注册,位于莫干山路866号华东医药生命科学产业园内,是由拱墅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事业单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
研究院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面向营养和医药化学品、医美生物、生物材料及健康代糖品四大领域,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活动。研究院深度链接浙江工业大学的创新资源,通过“研究院+验证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模式,致力于构建“源头创新—概念验证—项目孵化—产业落地—发展加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体系。
目前,研究院有5名博士全职到岗,申请发明专利6项,引进孵化“杭州裕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生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创新公司。
浙大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于2024年6月正式登记注册,位于祥园路88号智慧信息产业园二期5幢,是由拱墅区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共同设立,是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地方政府唯一的共建基地。
研究院围绕全息智能技术,共同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拱墅区数字经济、智慧文旅、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与浙江大学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建设。通过建设先进技术研究研发平台、建立高水平人才团队、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构建,五年内研发投入4亿元人民币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50项;引进或孵化不少于5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落地拱墅区。
目前,研究院有2名博士全职到岗,申请发明专利3项,引进孵化企业16家;
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研究院项目简介
研究院于2024年1月成立,位于舟山东路118号,是由拱墅区人民政府与浙大城市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建设与管理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拥有由一支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人才为骨干的科研队伍。
研究院依托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智慧感知、智能软硬件、人工智能、数据融合及智能装备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工作,探索建立资源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和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及微校区建设结合体新模式。研究院设有智能感知事业部、智能装备事业部、数据融合事业部、军工事业部、边缘智能事业部以及边缘管理合伙企业等平台。计划在3-5年内通过开展智能软硬件、自主可控国产化PLC、应急救援装备等多个产品技术转化及产业化落地工作,培育多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标杆企业,以点带面在科技创新、高端装备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孵化等各方面实现突破,在5-6年内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目前,研究院引进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4人,申请发明专利2项,引进孵化企业4家。
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于2024年3月正式注册登记,位于绍兴路520号凤栖谷华章医美科创谷B座17-18楼和沈半路171号TCAR汽车主题文化公园内,是由拱墅区人民政府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建成立,2023年11月完成合作签约和揭牌,是我区第一个与境外高校合作的共建项目,设有数智医美研究中心、轨道交通智慧中心、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3个国际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由港理大知名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并牵头组建科研团队。
研究院以打造一支扎根杭州市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个国际高端的科技创新基地、沉淀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带动一方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为主要任务。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旅游、智慧交通、医疗美容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在杭转化、孵化,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能掌握未来关键技术并能和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师以及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通过五年的建设,实现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取得授权专利45项、孵化企业10家以上等目标。
目前,研究院到岗博士5名,申请发明专利3项,引进孵化企业4家,依托浙江轨道集团成功认定“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未来技术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于2024年5月正式注册登记,位于绍兴路520号凤栖谷华章医美科创谷B座14-15楼,是由拱墅区人民政府和浙江工业大学共同设立。重点围绕数字信息、绿色能源、低碳环保及高端装备领域,开展前沿交叉技术、JMRH 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重大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和企业孵化等,打造有组织的科技创新特区。
研究院通过建设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未来技术产业园,助力拱墅区打造若千超千亿产业集群,创建有拱墅特色的国际科技前沿创新生态圈。通过五年建设,研究院投入科技研发经费5.5亿元,完成发明专利授权15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合同超亿元,孵化与引育企业100家,入孵企业累计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形成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的体制机制,基本形 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创新策源地,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科创平台。
目前,研究院有3位博士和2名高级职称人员全职到岗,申请发明专利1项,引进孵化企业23家。